广东多地已经官宣入夏
天气热起来了
不少市民计划去海边玩
殊不知
看似平静美丽的海滩
可能隐藏着未知危险

近日,有游客在深圳大梅沙海域
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
它们拥有漂亮的外表
像塑料袋又像气球

专家提醒:有毒 尽量远离水母群

“目前沙滩近岸水母不多,主要出现在防鲨网以及周边海域。”大梅沙海滨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,自4月1日起,公园已通过广播系统每半小时循环播放安全提示,提醒游客在防鲨网内的游泳区游泳。
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客流高峰,大梅沙海滨公园计划于五一假期前在沙滩区域完善急救站及医务室,配备专业医护人员。该负责人透露:“当前气温较低,游客量较少,但五一期间将启动完整急救体系。”针对水母活动规律,公园已建立季节性防控机制,在水母活跃期将增加巡逻频次及强化应急处置,形成常态化的防控机制。

被水母蜇伤事件时有发生
水母,别称海蜇,属于刺胞动物门动物。水母每个刺细胞,相当于一个刺针。即使是遇到非常微小的机械刺激,也会将刺丝释放出来。刺丝囊能在一百万分之一秒内发射毒液。
被水母蜇伤后,患处会在数分钟内出现针刺痛感,之后可能出现水肿、风团,同时伴发瘙痒、疼痛、烧灼感。除了局部反应,还可能导致全身症状如恶心、呕吐、肌肉痉挛等。
近年来,被水母蜇伤事件时有发生:
2024年2月,多名游客在三亚后海下海玩水时,不慎被蓝瓶僧帽水母蜇伤。医生介绍,就诊患者多为手掌受伤,患处肿胀、疼痛,部分儿童还伴有腹部痉挛性疼痛。

2022年9月,深圳杨先生带7岁的儿子豆豆到大梅沙海滨游玩,豆豆不慎被水母蜇伤,双腿出现大面积红肿。
医生检查发现,豆豆腿部伤势严重,部分皮肤已经溃烂到能看见脂肪组织。医生紧急帮豆豆清创处理伤口,并先后进行了两次植皮手术。

被水母蜇伤该怎么处理?
据统计,我国沿海有30多种水母会蜇人。有的水母刺丝会分泌类眼镜蛇毒,人被蜇伤后甚至会危及生命。水母生长的季节性较强,多在5-8月份开始漂浮在浅海水域。

水母长得很像塑料袋。图源:深圳卫健委
不过,水母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,如果去海边玩时看见它,注意马上远离即可。
一旦被水母蜇伤,可以这样处理:
去除水母触手(尽量借助手套、木棍等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);
用海水/醋冲洗蜇伤部位;
用小刀、剃须刀、卡片等,分离掉皮肤上的刺细胞。在刮刺细胞之前用剃须泡或者肥皂泡沫进行涂抹效果更佳。
重新用醋/盐水溶液涂抹患处,或用海水冲洗。让蜇伤部位自然干燥,并配合服用抗组织胺药物,每天清洗开放的创口、涂抹抗生素软膏。
出现下列症状请立即就诊:
蜇伤处皮肤红肿明显,烧灼样刺痛,溃烂;
全身中毒症状,如恶心呕吐、头痛头晕、乏力、关节痛等;
可能致命征象(过敏性休克),荨麻疹症状、喉头肿胀、呼吸困难、神志改变、休克,甚至心脏骤停。
有更多精彩视频和直播!
来源:深圳晚报、广州日报、第一现场、南方日报
编辑:郑阿强
责编:马 涛
监审:邱 珊
转载请注明来自娱乐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大地资源二高清在线观看播放,午夜电影网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